——教育部银龄教师郭风平
来源:宣传部
“我从小就喜欢唱《南泥湾》,对王震将军有着深深的崇敬之情,青年时期就希望有机会来到新疆工作!”郭风平教授说,“年轻时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实现,如今退休,身体尚好,恰有空闲,正逢银龄计划,贡献余热,实现夙愿,正当其时。”
郭风平教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于2020年9月底来到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支教,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并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建设。

命运所系 早有回响
郭风平教授早在青年时期,就曾以“历史时期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开发对该流域生态环境影响”为题,研究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问题。没想到自己的选题竟成了来塔大工作的源动力,当时的研究结论是随着农业开发的扩大深入,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脆弱恶化。但当来到这里后,看见塔里木河流域的绿化让郭教授惊讶、欣喜。与所有大都市不同,这里的生态屏障不仅没有被破坏,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犹如一片“世外桃源”,绿树成荫、田野广袤,生态良好、乡风浓郁,农业现代、资源丰富。他对这片土地的向往,变成了一种莫大的兴趣,研究者的无限好。他由衷感叹兵团在屯垦戍边过程中创造的无数个奇迹,由衷被兵团人的胡杨精神所触动。

心随“塔”动 潜心育人
郭风平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人类文明史、风景园林历史与文化、中国森林文化等教学科研工作,培养科学技术和农业推广专业研究生,为研究生讲授园林史专题、森林文化专题、林业史专题和《农业考古学》、《生态环境史》等课程。他在塔大为期一年的支教中,从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升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给青年教师传授‘教’法,给胡杨学子讲解‘学’法。
身肩使命 为国育才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前进的方向。”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郭教授为塔大师生开展了5次学术讲座和报告。作为一个宣讲员,他为师生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四史”教育。听过宣讲的老师说,他们要在宣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贡献更大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听过宣讲的同学说,郭教授的宣讲就像一部传奇电影,纵观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会主义发展史,让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让党史学习教育浸润了心田。

用心用情 植根边疆
金秋十月,银龄教师在学校的组织下,来到农牧团场开展采摘活动。“望着果实累累的果园,一片片油画般的胡杨林,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兵团战士从盐碱荒漠土地中开发出来的绿洲。”这次采摘活动让郭风平教授感受到塔大的干部教师的朴实、诚恳,也让他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片大花园,爱上了有着六十多年建校史的塔大,爱上了塔大可爱的学生,也爱上这份难得的经历。(文/王凤摄/郭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