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哲学学院师生热议2021年全国两会
来源:史哲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中,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历史与哲学学院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积极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盛况,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
历史与哲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姚江军说,经历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克难攻坚,取得了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经济增长,顺利完成了“十三五”目标,彰显了百年大党卓越的领导力,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一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把握精神实质,凝聚人心,提高认识,形成共识;二要联系实际,把“两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与学校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三要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把胡杨精神发扬光大。
学院党建办副主任张煜辉说,全国“两会”是观察了解中国发展的绝佳时机,既有中国的社情民意,也有发展大计,既能看到中国的民生难点和社会痛点,也能看到改革发展的重点。这里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认真聆听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更加深切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时代散发着新的光芒,指引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者,我们更要肩负使命,夯实本领,听党话,跟党走,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不断奋斗。
学院学生办公室副主任李尧利说,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兵团高校辅导员,我们要深入学习和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党史,让学生能勇敢面对和战胜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服务兵团向南发展,在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历史学21班杨国帅说,苦才是青春应有的底色,才是青年成长的良药。作为胡杨学子,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敢吃苦、能吃苦、愿吃苦,面对机遇和挑战,勇往直前,在促进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绽放自己的青春之花。
(文/张煜辉 李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