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林教授为我校师生作摄影专题讲座
来源:宣传部
“王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生动幽默,让我感触至深、收获良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走进实践深处,关注身边人和事,发掘摄影创作主题,用心用情用功记录精彩。”全媒体中心编辑部实习记者、学前教育2020级冯佳怡同学听完讲座后激动地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学校摄影队伍建设,紧密联系新摄影群体,推动摄影事业繁荣发展,11月6日上午,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邀请王梓林教授来校讲学,开展名师进校园系列讲座(九十七期)——“讴歌时代,见证永恒”摄影专题讲座。
党委副书记张爱萍出席并主持。人文学院、党委宣传部领导,以及教工通讯员、全媒体中心记者、师生摄影爱好者参加。讲座在行政楼B座117室举行。

王梓林教授以“我的军垦母亲”为主题,以《我的军垦母亲》《希望的田野》《拍摄主体与陪体》为主要内容,从《山东姑娘》进疆、《聆听女兵》故事、《军垦母亲》这三个方面,用自己拍摄的一组组作品,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军垦母亲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军垦母亲的艰苦岁月和艰辛历程,展现了军垦母亲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志向。在座师生无不被精彩的摄影作品和军垦母亲的精神品质吸引和打动。
“摄影师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审美和眼界。”王梓林教授讲到,“技术可以提升,经验可以累积,但只有跨过审美这道坎,才是真正的入门,练习构图是跨过这道坎的第一步。而眼界则是原点,决定了照片所能到达的高度。要通过学习提升审美和眼界,首先是观看,观看是需要练习的,当我们真正学会了观看,有了审美的眼光,万物都有机会成为一张好照片的主角。”

“文艺创作像一棵大树,根扎得越深,上面才能枝繁叶茂。”张爱萍指出,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哲学,方寸之间,定格美好。王梓林教授通过实例教大家怎样拍摄好的作品,怎样欣赏好的摄影作品,记录下了作为摄影人内心深处激荡着的豪情和使命。希望大家以此次摄影讲座为契机,提高审美、开阔眼界,深植时代、扎根师生,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为建设兵团特点、南疆特色高水平大学凝聚正能量。(文/陈静 摄/李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