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援疆干部杨昭
来源:宣传部
2020年10月27日,北京化工大学(北化)杨昭怀揣着对党的忠诚和对新疆的热爱,作为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来到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塔大)工作,担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对他来说,塔大并不陌生,早在2018年12月,他曾来过新疆、来到过塔大。当再次踏上新疆这片热土,他就下定决心,把新疆和塔大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认真学习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嘱托。

杨昭主要分管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科研平台和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在两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提升了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和师资队伍水平,拓宽了老师们的科研思路,激发了科研热情。助力学院获批“生物信息学”和“酿酒工程”2个本科专业、获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材料与化工”和“生物与医药”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选拔30名本科生到北化联合培养,选派1名教师到北化攻读博士学位。
杨昭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效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增量提质、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积极参与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申请、运行、专家论证、验收等环节,助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科技部和兵团专家论证;全身心投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化工资源利用工程实验室建设工作,使工程实验室科研平台运行经费同比增长10.0%,在研项目同比增长12.5%,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同比增长14.5%,成果产出同比增长7.0%;协助塔大建立了创新药物研发与智能设计和生物信息学2个研究平台。

杨昭积极助推学校、学院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开展各类交流活动10余次,邀请专家51人次,举办学术报告17场,极大促进了两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全方位、多角度、长周期、深层次交流合作,搭建了学院之间交流合作的新桥梁。他十分重视本科生教育,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生活动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与升学动态,搭建了学生实习平台。在他的努力下,学院与北化联合培养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培养深度越来越广,培养效果越来越明显。


杨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参加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民族团结、等方面宣传教育,切实关心帮助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把自己当做外人,自觉成为民族团结的促进者、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合作交流的联络者、胡杨精神的传播者。他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先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膀胱癌精准诊疗”名师名医大讲堂、“女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健康知识讲座、“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精准治疗”学术报告和“舍与得的人生修行课: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明德论坛。对学生进行学业、择业以及恋爱等方面教育,普及女性肿瘤防治知识,增强全院女教职工关爱自我、珍惜生命的意识,提高全体女教职工自我检查和肿瘤疾病预防能力。



援疆期间,杨昭紧紧围绕“四个显著提升”,促使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工作取得进步,为推进塔大扩大办学规模与高质量发展,服务兵团履行职责使命,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不断发挥自己的力量。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杨昭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家在北京的他,暂时告别了家中的妻儿、告别了生活和工作条件相对优越的环境,孤身一人来到离北京最远、离沙漠最近的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为了边疆的事业发展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在一年半的援疆日子里,他很少回家,与家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他从没有抱怨过什么,反而是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塔大的工作中。
一日塔大情,终生塔大人;短暂援疆路,无悔塔大情。这是杨昭发自内心的真情告白。他说:“一年半的援疆时间虽短,但胡杨精神早已烙在我的灵魂深处,我早已成为兵团、塔大的一份子。作为第十批援疆干部的任务即将结束,但我期待未来以更多的方式赓续终生的援疆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