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塔大头条
当前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塔大头条 - 正文

喜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

发布时间:2021-03-07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校工会、妇委会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引领和激励广大妇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全国妇联决定,授予499个单位“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位列其中,获此殊荣。

在塔里木河畔的沙漠学府--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有这样一群敢拼敢赢的女教师,在三尺讲台传播着科学知识的种子,在研究平台展示着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在田间车间传授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贡献智慧和力量,她们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女教师们。学院共有教师125名,其中女教师75名,她们践行着“沙漠学府,用胡杨精神育人,塔河明珠,为兴疆固边服务”的崇高职责,使得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开发建设新疆奖状”“兵团文明单位”“兵团先进女职工委员会”“兵团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兵团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立德树人立新功,教学科研占鳌头

占比60%的女教师在家里敬老爱小,在工作上敬业奉献,撑起了学院的多半边天,为学院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学上成绩显著。承担着本硕博60%以上的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使得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100%。培养的学生60%以上扎根南疆,为新疆尤其是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撑。2018年成功申报生物学博士点,实现南疆高校博士点零突破,由生命科学学院75%女教授担任指导和培养任务。全院发表高质量论文94篇,其中女教师占2/3;女导师指导研究生创新项目获批20余项,研究生论文获奖累计24篇;女教师荣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23项,学科竞赛获奖19项;吕喜凤获“首届兵团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评选三等奖”。

科研工作成绩突出。承担科研项目10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建成“生物学”自治区高原学科和校级优势学科,获批了8个国家及兵团科研平台。这些年涌现出了一批“胡杨精神”女教师代表,她们是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张利莉教授,以新疆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为新疆主要农牧业病害和地方病的防控奠定物质和技术基础。荣获兵团突出贡献奖,被誉为“胡杨公主”李志军教授,长期从事胡杨保护生物学研究,为荒漠半荒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有“自治区教学能手”黄文娟,第一师阿拉尔市“劳动模范”李树伟,校企合作先进典型王伟华、王丽玲,她们彰显了新时期知识女性的精彩人生和美丽形象,谱写了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二、扎根边疆做胡杨,助力脱贫攻坚作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作为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精准助力南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缩影,扎根南疆大地,服务生产一线,由女教师朱丽霞、王彦芹、王丽玲、王伟华等带领科技服务团队每年深入田间地头、企事业单位、基层连队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朱丽霞对新疆阿瓦提慕萨莱进行研究,帮助当地农民解决了原有作坊式生产中存在的杂质、不耐储存、口感不好等问题,制定慕萨莱思地方标准,使慕萨莱思作坊生产转型到工厂化规模生产,成为阿瓦提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近5年,化学化工、农产品加工服务团队深入南疆四地州、各师团企业中,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及食品检验的培训18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3000余人;帮助企业研发酸奶、褐酸奶、红枣汁、红枣酒、哈密瓜干、冻干枣等新的产品 ,助力当地食品企业提质增效,帮助当地农民就业,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学院组建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南疆各地开展种养结合、肉养繁育等技术推广与示范、培训和服务达500余人次,助力脱贫攻坚,其中《南疆家畜常见疾病预防及精确配置家畜饲料科技支农宣讲团》(脱贫攻坚专项)在全国第五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得银奖。

三、大显身手齐努力,民族团结花盛开

教职工与全院少数民族学生344人结亲交友,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特色活动60余场,累计开展进班级12650余人次、进宿舍5623余人次、进食堂3245余人次,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联系15000余人次。在暑假奔赴南疆各地走访了342户学生家庭。教师们先后获得兵团“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希望学校广大教职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投身学校的改革发展,在建设兵团特点、南疆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文/原小梅 摄/生科院提供)

Baidu
sogou